據最新消息顯示,2018年8月21日,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研制的4.03米大口徑碳化硅反射鏡成功通過驗收。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不脛而走,厲害了我的國,天文望遠鏡廠家分析了解,這也是公開報道的世界上最大口徑碳化硅單體反射鏡。這一成果標志我國光學系統制造能力躋身國際先進水平,為我國大口徑光電裝備跨越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1.首先了解一下,造大口徑反射鏡 為什么這么難?
現代大口徑光學系統均采用反射式結構,其中主鏡口徑直接決定了系統的分辨能力,同時也是系統中制造難度最大的核心關鍵;當口徑超過一定量級時,會對光學材料和光學加工均帶來巨大的挑戰。
為了保證望遠鏡的分辨率和成像質量,光學系統對反射鏡的面型精度有著苛刻的要求。對于大口徑光學系統而言,這種精度要求不會隨著口徑的增大而降低。
以可見光波段觀測的為例,面型精度要求至少在三十分之一以上波長(λ/30,RMS值優于20nm),4米反射鏡放大到北京市大小,進行土地平整,土地平整度要小于1毫米。如此這就好比將高的面形精度,對于反射鏡鏡坯材料和光學加工技術都提出了苛刻要求。
2.口徑決定觀測極限
自1609年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以來,無論是從地面仰望星空,還是從空間俯瞰大地、縱觀寰宇,想要使光學系統的觀測能力不斷提升,都離不開一個關鍵——口徑。
基于幾何光學中的瑞利判據可知,在光學望遠鏡中,能夠分辨兩個相鄰物像的極限分辨角(θ)越小,光學望遠鏡的分辨率就越高,而極限分辨角是由光的波長(λ)和主反射鏡的直徑(D)決定的,因此,為了提高光學望遠鏡的分辨率,對更大口徑主反射鏡的需求是無止境的。
從天文觀測(深空探測)到空間對地觀測,大口徑望遠鏡自誕生以來就不斷拓展著人類觀測的極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