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文望遠鏡的主鏡在觀測中起著主導作用。然而,許多天文觀測不能單靠主鏡成功完成。它還需要一個助手,即星光探測器或星光引導鏡。為了快速尋找要觀測的天體,通常在主鏡上安裝一臺小型天文望遠鏡,即尋星鏡。使用折射式望遠鏡的望遠鏡。其光軸平行于主鏡光軸,以與主鏡目標保持一致。尋星透鏡的物鏡孔徑一般在5~10cm左右,視場在30~50左右,放大倍數在7~20倍左右,焦平面上安裝有標定用隔板。
觀察時,首先用星光儀找到要觀察的物體,并將物體調整到視場中心。此時,天體自然位于主鏡視野的中心。當主鏡長時間觀察時,為了及時糾正跟蹤誤差,在主鏡旁邊設置了一個監控用升降鏡,稱為導向鏡。理想的天文望遠鏡不僅要有良好的光學系統,還要解決一系列的機械結構問題。
為了觀察地平線上的任何天體,根據軸方向的選擇,天文望遠鏡廠家的設備通常分為兩類:地平線設備和赤道設備。在地平線設備中,鏡子代表天體的地平線經度。當它沿水平軸變化時,它代表天體的地平線緯度。由于天球的日視運動,天體的兩個量在水平坐標系中隨時發生變化,而水平坐標僅代表瞬時位置。
因此,一般來說,地平儀不便于長時間連續觀測。赤道裝置解決了這個問題。它的一個軸平行于天軸,稱為極軸。另一個軸垂直于極軸,稱為赤道軸。當鏡筒繞極軸旋轉時,這是對角線的變化,當它繞赤道軸旋轉時,這是赤道緯度的變化。天體的赤緯不隨晝夜運動而變化,是一個常數。
因此,只要鏡筒跟隨天體繞極旋轉,就可以達到將天體保持在視野內的目的。這是跟蹤天體的基本原理。顯然,這是為了克服地球自轉引起的相對位置變化。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速度為每4分鐘10次,跟蹤天體也應以每4分鐘10次的勻速從東向西繞極軸移動。如何使鏡筒像這樣旋轉?
驅動跟蹤裝置的機械系統稱為轉速表時鐘。本世紀以前,鐘表的動力由鏈錘或彈簧提供,轉速由離心調速器控制。現在,旋轉時鐘的動力由電機驅動,速度由天文鐘或無線電振蕩器控制。導星是用來彌補跟蹤誤差的。